首頁 > 熱點 > 正文

全球快資訊丨汽車電池也能3D打印?這家新晉獨角獸不想活在“寧德時代”

2022-07-03 05:47:00來源:引領外匯網

汽車電池也能3D打???這家新晉獨角獸不想活在“寧德時代”,3D打印電池技術商業(yè)化,這次輪到我們被彎道超車。

3D打印電池技術商業(yè)化,這次輪到我們被彎道超車。

作者 | 潘磊


(資料圖)

編輯 | 子鉞

圖源 | 6K官網

越來越多的人相信,除非出現(xiàn)“顛覆性技術”,否則沒有哪個公司能打破被“巨頭”把持的動力電池行業(yè)競爭格局。

來自美國初創(chuàng)公司6K Energy(以下簡稱6K)的CEO亞倫·本特(Aaron Bent)認為,3D打印這種“顛覆性技術”是改變該行業(yè)(被亞洲供應商控制)的唯一方法。

這家公司在上個月剛剛獲得一筆超過1億美金的D輪融資,成為新晉獨角獸。

本特稱,6K獲得的大額融資,表明投資機構正在繼續(xù)涌入動力電池賽道。

中國的3D打印企業(yè)“交大高能”的創(chuàng)始人王世明表示,中國的中小電池制造商和車企,也在關注3D打印可能給行業(yè)帶來的變化。

但他指出,中國的3D打印電池產業(yè)比海外晚了大約一兩年?!?K等公司已經結束中試階段了(大規(guī)模量產前的較小規(guī)模試驗),即將量產”。

1年獲得超2億美元融資

官網顯示,6K是一家3D打印材料研發(fā)商,并擁有一種名為“UniMelt系統(tǒng)”的微波等離子生產工藝,能夠以快速、環(huán)保的形式生產電池材料。

如果這種工藝應用于電池陰極材料制作,能夠減少90%的用水量,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能減少三分之二以上。

圖源:6K官網

這種技術除了適用于生產電動車的電池,也能應用于半導體等需要先進材料領域。

但投資者更感興趣的是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應用潛力。

2021年9月,6K公司獲得5100萬美元C輪融資,以支持其電池開發(fā)中心建設。

上個月獲得的超過1億美元D輪融資,是6K計劃獲得的兩筆資金中的第一筆,第二筆融資還將引入戰(zhàn)略投資者,全部完成后融資總額將達到1.5億美元。

投資機構Volta Energy Technologies 的首席投資官Zander Arkin表示,6K已經準備好通過改變電池供應鏈,來影響電動汽車電池的先進制造材料。

這家機構領投了6K公司的C輪融資。

6K的CEO亞倫·本特認為,6K的機會在于,一方面未來10年鋰電池市場將會增長10倍,另一方面美國本土沒有鋰電池材料生產商,“這對國家安全和行業(yè)都是一個問題”。

他還強調,得益于3D打印技術,6K是唯一一家能以低于亞洲(生產商)的成本生產電池材料的公司。

“這種顛覆性技術是改變這個行業(yè)唯一可行的方法”。

圖源:6K官網

按照計劃,6K將于今年8月開設其耗資3000萬美金的電池中心,推進第一個產能規(guī)劃為10-20 GWh電池陰極工廠的選址,并于2024年初投產。

歐美公司部署3D打印電池生產線

除了6K之外,其他一些初創(chuàng)公司也在推進3D打印電池技術的商業(yè)化。

去年底,來自瑞士的“黑石科技”(Blackstone Technology)表示,將用3D打印技術制造鋰電池。

這家公司已經在德國建立了一個工廠,以及一條生產線。

“黑石科技”的3D增材工藝,可以生產電池的電極,以及鋰電池的隔膜,并獲得更好的成本和性能優(yōu)勢。

這家公司的3D打印電池采用了環(huán)保的純水工藝,廢料減少一半,與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相比可節(jié)省高達70%的資本支出(設備等)。

官方稱,3D打印可以把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0%,而且可以根據車企的需求,靈活調整電池尺寸。

另外,黑石科技還能把生產過程能耗降低23%。

現(xiàn)在,黑石還打算通過3D打印制造鈉電池,最早在2025年推向市場。

3D打印在固態(tài)電池領域的潛力也開始涌現(xiàn)。

圖源:Sakuu官網

2021年8月,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Sakuu Corporation表示,其已經開始建設鋰金屬固態(tài)電池生產試驗線。

Sakuu采用3D打印形式生產鋰金屬固態(tài)電池。

這家公司表示,與傳統(tǒng)鋰離子電池相比,3D打印固態(tài)電池體積減小了一半,重量也減少三分之二。

Sakuu的目標是在2023年實現(xiàn)超過1200Wh/Kg的能量密度。

如果這一數據成為現(xiàn)實,將是寧德時代最新發(fā)布的“麒麟”電池能量密度(255Wh/kg)的近5倍。

另外,英國3D打印機和材料制造商Photocentric也在推進3D打印電池業(yè)務,目前正在研究通過3D打印制造電極材料。

這意味著,這些3D打印電池企業(yè)已經接近工業(yè)化大規(guī)模部署這種新技術的階段。

中國3D打印公司不賣電池

睿獸分析顯示,來自中國的初創(chuàng)公司“交大高能”是全球首批進行3D打印電池技術的產業(yè)化企業(yè)。

去年5月中旬,交大高能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投資,投資方來自于“交大增智”。

交大高能由西安交大長春3D打印中心孵化,創(chuàng)始人王世明任該中心主任。

交大高能的一份文件顯示,其通過“電池材料微納3D打印”技術,提升電池安全性,可提高50%以上的能量密度,并降低40%的生產成本。

王世明說,目前動力電池量產階段的傳統(tǒng)技術,投入大到“超出想象”。

以一條10GWh的電池生產線為例,其設備總投入超過20億元,其中電極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的設備投入超過12億元。

如果采用交大高能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,通過3D打印把電池電極制造的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合并為一個,僅需投入不到5億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交大高能并不直接制造電池。

這家3D打印技術公司明確表示,自己的商業(yè)模式中并不包括制造3D打印電池,而是“幫助電池企業(yè)制造出更好的電池”——其產品是3D打印設備,以及為電池廠提供“數字化智造系統(tǒng)”。

“車企出于供應鏈安全考量,想要控制關鍵零部件,所以我把3D打印技術賣給車企就行,不一定要做出電池再去銷售”。

王世明認為,未來將有30%-50%的電池產能掌握在車企手里。

“海外的電池企業(yè)想顛覆中國供應商,而中國的中小電池企業(yè)也想顛覆頭部的電池巨頭,所以他們都關注3D打印技術在電池行業(yè)的應用”。

他表示,3D打印電池市場的醞釀期已經“階段性結束”,正在接近爆發(fā)期前夜,“海外已經有兩三家公司很快就將進入大規(guī)模量產階段”。

與之相對應的是,中國的3D打印電池企業(yè)落后歐美1-2年,目前才完成驗證,正在建立示范生產線的階段。

王世明說,中國制造了全世界一多半的動力電池,在技術、規(guī)模上處于領先地位,但這種領先也給了海外公司革新行業(yè)的動力。

“外國對手很清楚,利用現(xiàn)有的制造手段超越中國電池產業(yè)鏈的可能性較小,而他們擁有更好的創(chuàng)新土壤,就想通過顛覆性技術來實現(xiàn)趕超?!彼硎?,這對中國電池行業(yè)是個挑戰(zhàn)。

關鍵詞:

責任編輯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