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全球觀天下!如何幫助休學孩子返校

2022-12-02 08:05:32來源:瀟湘晨報

休學、返校,看起來是發(fā)生在孩子身上的事,實際上往往是家庭系統(tǒng)隱藏的問題,在現(xiàn)實沖擊下表現(xiàn)出來了。休學的孩子,更像傷員還是逃兵?———

休學、返校,看起來是發(fā)生在孩子身上的事,實際上往往是家庭系統(tǒng)隱藏的問題,在現(xiàn)實沖擊下表現(xiàn)出來了。休學的孩子,更像傷員還是逃兵?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近年來,咨詢中常見休學的孩子,當這種情況出現(xiàn)在經濟條件好、重視教育的家庭時,尤其令人困惑。家長的敘述往往是,孩子本來成績好,守紀律,有上進心,在某個節(jié)點,如升學、分班、網(wǎng)課等等,變得消極、暴躁、沉迷電子設備、回避社交、和家長對抗,之后逐漸把自己關在家里無法上學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家長通常會歸因于孩子沉迷電子設備,為沒收手機、電腦和孩子發(fā)生沖突,關系更加對立,甚至發(fā)展到孩子威脅自殺自殘,家長不敢繼續(xù)施壓,也無法交流。

第二個常見的歸因是疫情。經常上網(wǎng)課,在家不能規(guī)律作息,無法約束紀律,破壞了學習習慣。

當家長為休學的孩子走進咨詢室時,往往已用盡了能想到的方法,困惑無助,甚至悲傷、絕望,可見,僅僅歸因于現(xiàn)實原因是不夠的,我們既不可能完全隔絕電子產品,也不可能排除外在形勢的變化。僵局需要新的視角,如何理解和應對孩子休學呢?出路在于理解孩子內在的困境,調整家庭環(huán)境,提供有效的支持,幫助他們克服心魔,恢復信心。

家長首先要會解決一個問題,休學的孩子,更像傷員還是逃兵?

是孩子有困難,無法承受上學,還是單純的不愿吃苦、怕困難,不肯上學?對青少年來說,學校是比家庭更大、更豐富的天地,與同齡人共同學習、交往,參加文體活動,充滿活力和樂趣,是家庭無法替代的。從學校退回家庭,要承擔極大的挫敗、自責和孤獨,往往都是無奈之舉。

把休學的孩子視為逃兵,認為是孩子不愿意吃苦、不肯面對挑戰(zhàn),很可能是低估了孩子的困難。孩子需要“逼一下”,不能讓他們在家待得太舒服,擔心縱容會導致孩子啃老等等想法,會讓孩子感覺不被理解和信任,更加孤獨、憤怒和對立。

青少年內在容納焦慮、沖突的能力沒有發(fā)展成熟,經常會用沖動行為來外化內心的感受。一些對成年人來說“不是大事”的問題,對他們很可能就是過不去的坎兒。關系問題和學習能力是休學的常見原因。孩子對父母婚姻、情緒的擔憂,跟同學、老師沖突壓抑的憤怒,以及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,又找不到方法提升的無力感,都可能會讓他們內心積累焦慮,選擇回避現(xiàn)實,退回家庭。

比如,小文同學中考和分班考試成績很好,進了重點校、重點班,卻發(fā)現(xiàn)不能像過去一樣名列前茅,他很著急,希望更加努力盡快追上,但越急越看不進去書,想到別的同學還在進步,擔心到失眠,睡前看手機緩解壓力到深夜,第二天無法早起上學,落下的功課更多,不愿意參加考試。疫情中,學校安排了兩周的網(wǎng)課,小文幾乎都沒有上課,也沒有寫作業(yè),之后徹底不去學校了。他的爸爸說,“重點班肯定競爭更激烈呀,光著急有什么用呢?想成績好,得努力呀!我看,還是他一路走來都太順了,太脆弱”。爸爸沒能理解小文的感受,知道著急沒有用,不等于就能立刻不著急了。對于小文同學來講,他的困難也許是內在嚴苛的超我,不能允許自己達不到心里的目標,而爸爸的話,讓他覺得自己著急也是錯的,更加焦慮和自責。

理解孩子,要從孩子的內心體驗出發(fā),而不是站在大人的位置。休學,也可能是孩子用行動把父母“拉下水”。父母用盡了已有的辦法,還不能推動孩子去上學,就經歷了和孩子類似的困境,體驗到孩子的挫敗、憤怒、無力甚至羞恥。父母能夠承受這些痛苦,感受孩子的困難,示范更成熟的態(tài)度,把著急催促轉變?yōu)榘葜С?,是非常關鍵的一步。

當小文的爸爸意識到自己的態(tài)度其實是指責,反而增加了小文的壓力時,他看到自己也是很“著急、害怕”的,而這些情緒不但不是動力,反而成了阻力。

爸爸說,我現(xiàn)在知道了,問題解決之前,不著急是不可能的,重要的是先承認自己有焦慮的情緒,承受它,調節(jié)它。我對小文說,試過了,學不進去,我們就先停下來休息,一起去爬山、打球,放松下來,能學多少學多少,如果需要,休學一年也沒關系。小文逐漸對爸爸講出了自己內心積累的壓力,他一直害怕自己盡了全力也學不好,讓父母失望;同時,之前好友都不在新的學校和班級,他非常孤獨。爸爸說,孩子不是學習機器也不是父母的產品,是成長中的人,需要支持和愛。想到他孤獨無助的時候,我沒有幫他,還不斷給他增加壓力,真是難過!我小時候父親不在身邊,一切都要自己扛。當孩子說困難的時候,其實我也非常害怕,不知道該怎么安撫他的情緒,只會簡單粗暴地批評他,讓他堅持。孩子沉迷游戲,是受不了現(xiàn)實中的孤獨和挫敗,當我能理解孩子、幫助他的時候,他逐漸回到正軌,似乎我也重新照顧了小時候的自己。

如果父母很難理解孩子的困難,也許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?;仡^看,爸爸能夠真的“不著急”,放下過高的期待,接受孩子當下的焦慮,變指責催促為愛和陪伴,成為小文走出困境很重要的轉折點。

咨詢中常見的另一個困難是,孩子逐漸恢復了學習的動力,開始嘗試返校,卻又不能一蹴而就,總是反復。經歷了前面的艱苦努力,終于看到希望,父母都希望能盡快結束“戰(zhàn)斗”,聽到孩子又不想上學時,容易急躁,害怕前功盡棄,重走長征路。

這個階段非??简灨改感睦淼姆€(wěn)定性。父母要繼續(xù)保持在支持、鼓勵的位置,與其強求現(xiàn)實結果,不如看重孩子的心理狀態(tài),理解反復中的積極意義。

以小文同學為例,他休息兩個月后狀態(tài)好轉,堅持回原來的班,希望能夠把耽誤的時間補上?;厝ブ螅浅E?,但困難比想象大,半學期沒上課,跟上進度有困難,重新融入集體也比想象得難,他再次出現(xiàn)焦慮情緒,失眠,反復調整也沒有好轉。他的父母也很失望,認為復學要失敗了,同時自責,當初應該堅持讓小文直接休學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和調整,他們能夠重新看待這一段經歷。小文主動回去上學,本身就很值得慶祝;嘗試回原班,也非常有勇氣。這個嘗試,幫助孩子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和愿望,放棄了不實際的期待,是復學的必經之路。

父母主動和小文同學溝通,肯定了他的進步和勇氣,開家庭會議,討論怎么安排最有利于小文同學的發(fā)展。繼續(xù)跟班,肯定還要有一段時間成績不盡如人意,需要耐受挫敗感,自己補課;休學,意味著接受耽誤一年時間,并重新參加分班考試。兩個選擇各有利弊,也都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。小文經過思考,決定休學,用半年的時間鍛煉身體、擴大知識面、鞏固基礎,也希望能全家一起旅游,“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”。

又經過半年的調整之后,小文同學順利返校了。爸爸說,這一年有痛苦也有收獲,孩子更成熟,家人之間更信任,即使后面再有困難,也不會那么恐懼?;仡^看,這個反復的過程必然會發(fā)生,也很有意義。它幫助全家人進一步放下不切實際的愿望,面對現(xiàn)實,也修正了孩子成長中掩蓋的問題,增進了親子關系,讓每個家庭成員相信,無論遇到什么困難,家人都會互相信任、支持。

休學、返校,看起來是發(fā)生在孩子身上的事,實際上往往是家庭系統(tǒng)隱藏的問題,在現(xiàn)實沖擊下表現(xiàn)出來了。問題也是機會,希望家庭能回到支持和愛的關系里,共同成長。

(本文中的來訪者為化名)

王敏

來源:中國青年報

【來源:中國青年網(wǎng)】
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newmedia@xxcb.cn

關鍵詞: 看起來是 電子設備 他們能夠 共同學習

責任編輯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