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天天日報丨新聞縱深|“夸父一號”開啟逐日之旅

2022-10-11 18:59:58來源:瀟湘晨報

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沈東方10月9日7時43分,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(wèi)星“夸父一號”——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(ASO-S)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發(fā)射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 沈東方

10月9日7時43分,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(wèi)星“夸父一號”——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(ASO-S)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發(fā)射升空。這是由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(wèi)星,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繼“悟空”“墨子號”等之后研制發(fā)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(wèi)星,實現了我國天基太陽探測衛(wèi)星跨越式突破。

人類對太陽的探索有著悠久的歷史,目前國際上已有70多顆太陽探測專用衛(wèi)星或相關衛(wèi)星,我國在太陽探測方面也進行過一系列嘗試。

與其他探日衛(wèi)星相比,“夸父一號”最突出的特征是其“一磁兩暴”的科學使命。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團隊主任鄧元勇表示,“磁”是磁場,“兩暴”是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(fā)現象——耀斑、日冕物質拋射。“這是國際上首次在一顆近地衛(wèi)星平臺上,對全日面矢量磁場、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成像、日冕物質拋射的日面形成和近日冕傳播同時進行觀測,具有突破性意義?!?/p>

具體來看,“夸父一號”每天需要干什么?鄧元勇告訴記者,“通俗來講,這顆衛(wèi)星的任務是24小時不間斷拍攝并向地球發(fā)送太陽的‘高清大圖’,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,使其成為可供科學研究的圖像和資料?!睘榱藢崿F更好的觀測效果,“夸父一號”搭載了全日面矢量磁像儀、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、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3臺載荷、共7臺儀器,各設備能保持光軸一致,同時精確指向太陽。

鄧元勇介紹,太陽活動呈周期性變化,周期平均為11年,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預期在2024到2025年左右。“夸父一號”以此為契機,將詳細記錄第25個太陽活動周的“太陽風暴”,探索“一磁兩暴”的形成、演化、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關聯,同時為空間天氣預警提供支持?!靶l(wèi)星設計壽命不少于4年,太陽活動有11年的周期,衛(wèi)星的設計壽命可以基本覆蓋太陽峰年的極大期,這對我們的科學研究、實現衛(wèi)星科學目標是非常有利的?!?/p>

從2011年提出,2017年正式工程立項,而今成功發(fā)射,“夸父一號”的逐日之路漫長而艱辛。

“在探日衛(wèi)星核心技術方面,可借鑒復制的經驗很少。因此,高精度的中國原創(chuàng),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?!币脏囋聢F隊負責的全日面矢量磁像儀(FMG)為例,為了實現高靈敏度的觀測指標,FMG采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,例如在太陽磁像儀中首次采用大面陣、高幀頻CMOS探測器(國產),并實現了海量星上數據實時處理;突破了卡脖子問題,自主研發(fā)了基于液晶調制的偏振分析器;在國內首次實現雙折射濾光器自動波帶穩(wěn)定技術。

衛(wèi)星數據面向全球實時免費開放,是“夸父一號”科研團隊作出的承諾。“夸父一號”發(fā)射后,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軌測試,正式進入工作模式交付用戶后,相關數據會及時對全世界太陽物理、空間環(huán)境、空間物理、空間天氣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實時免費開放,供其進行太陽物理學研究。

“這樣的數據共享政策基于國際慣例,也代表著我們的科研自信?!编囋卤硎?,在太陽物理研究領域,第一梯隊的國家基本采取數據完全開放的政策,比如從90年代末期開始,我國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的數據就已面向全球開放?!翱茖W無國界,能為人類探索太陽貢獻一份力量,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。”

關鍵詞: 太陽活動 日冕物質拋射 空間科學 空間天氣 設計壽命

責任編輯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