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購物 > 正文

豫中新材料研發(fā)的高速鋼預合金粉末實現國產化替代 未來三年不尋求上市

2022-07-15 08:20:18來源:河南商報

從前,高速鋼預合金粉末多是漂洋過海,從瑞典進口到國內,一噸售價30余萬元。疫情期間,河南漯河一家民營企業(yè),憑借一己之力讓瑞典生產商每...

從前,高速鋼預合金粉末多是漂洋過海,從瑞典進口到國內,一噸售價30余萬元。

疫情期間,河南漯河一家民營企業(yè),憑借一己之力讓瑞典生產商每噸最高降價約10萬元,還不得不借助空運提高時效,來中國搶市場。

在新材料領域,河南企業(yè)走出一條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路徑。

創(chuàng)業(yè)

從生產廢料里“淘金”,超前布局新材料賽道

在時代的浪潮里,緊跟國家的政策方向,把握好行業(yè)的風向標,對企業(yè)來說非常重要。

作為臨潁縣城的一家民營企業(yè),做到這一點,河南豫中新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豫中新材料”)尤為不易。

在很多人看來,董事長蘆永軍帶領著豫中新材料,幾乎每一步都“卡在了點上”。

1998年,“國企脫困三年”開始。

這一年,作為臨潁縣曾經的支柱產業(yè)之一的臨潁縣磷肥廠,也由于經營、改制、市場競爭等問題而陷入發(fā)展困境,從輝煌逐漸走向沒落。

時任臨潁縣磷肥廠設備技術科科長的蘆永軍,作為一名國企職工,也下崗了。

三十而立。短暫的迷茫后,決心創(chuàng)業(yè)的他和工友一起成立了臨潁縣潁北冶煉廠,從磷肥廠的生產廢料里,提純加工生產鑄造用磷鐵,賣給汽配、糧機、鐵配等鑄造企業(yè)。

當年,這家名不見經傳的“小作坊”就因為技術優(yōu)勢,實現經營收入160萬元。

嘗到技術帶來的甜頭,蘆永軍帶領員工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充電,進一步提高企業(yè)研發(fā)能力,生產的磷鐵質量也穩(wěn)步提升。

2006年,國家在“十一五”規(guī)劃中明確提出,要推進新材料領域的發(fā)展體系建立。

同年,蘆永軍創(chuàng)建豫中新材料,并組建技術研發(fā)團隊,下決心要實現鑄造主要輔助材料——除渣劑的國產化。

研發(fā)

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,填補多項國內空白

2006年,決心布局新材料賽道的蘆永軍,帶領技術團隊研發(fā)出鑄造用除渣劑產品,獲得國家發(fā)明專利授權,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。隨后,他還帶隊研發(fā)出低鈦磷鐵、高純硫鐵等系列產品,應用領域也由單一的鑄造拓展到電工鋼、防腐涂料、易切鋼非晶合金等領域,產品出口日本、美國、韓國、巴西等20多個國家,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%以上。

2019年,由其兒子蘆亞楠帶領的研發(fā)團隊,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、中國鋼研等合作研發(fā)的高速鋼預合金粉末,通過了省級成果鑒定,填補了又一項國內空白。

在此之前,主要應用于國六排放標準汽車發(fā)動機關鍵零部件的該產品,都是從有著300年歷史的全球金屬粉末巨頭——瑞典赫格納斯進口,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后,每噸售價高達30余萬元。

據蘆亞楠介紹,在高速鋼預合金粉末實現國產化替代之后,瑞典生產的該產品,每噸售價最低降至19萬元,“我們以一己之力,把每噸售價拉低了約10萬元。”

布局

把控研發(fā),未來三年不上市

近兩年來,蘆亞楠帶領團隊研發(fā)高溫合金粉末,配合高速鋼預合金粉末系列產品,為汽車行業(yè)提供高品質國產化冶金粉末的同時,也為國六排放標準要求下的氣門座圈材料應用,提出了解決方案。

豫中新材料的優(yōu)秀,當地政府也看在眼里。最近,又有人來詢問他們,有沒有上市的打算?

“再等等。”蘆永軍的回復一如從前。蘆亞楠深知,父親拒絕的背后,不是不想企業(yè)有更大發(fā)展,而是擔心上市會對公司研發(fā)投入失去把控力,“近幾年來,我們的研發(fā)投入一直維持在銷售收入的6個點以上,未來三年不上市。”

2014年以來,豫中新材料除了參與制定多項產品的國家標準外,短短8年間,還陸續(xù)拿到了省、市8個科學技術進步獎。

2018年,成為全國鑄造行業(yè)“專精特新”優(yōu)勢中小企業(yè);2019年,又通過申報“兩化融合貫標”項目,拿到了100萬元補貼……

7月11日,河南省公布擬向工信部推薦的第四批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(yè)名單,蘆永軍投建的新公司也在列。(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丁亞菲宋曉珊)

關鍵詞: 豫中新材料 高速鋼預合金粉末 國產化替代 填補國內空白

責任編輯:hnmd004